为深入推动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健康服务下沉,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,我校于2025年7月-8月暑期成功组织开展了以“云中医”为主的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紧密结合数字医疗发展趋势,充分利用“云中医”平台的智能化、便捷化优势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育人成果。现将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 组织规模与地域覆盖
本次“云中医”三下乡专项活动得到了各院系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。全校共成功组建并派出42支社会实践团队,奔赴山东省境内开展服务。活动覆盖范围广泛,服务足迹遍及山东省内14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南阳市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多个乡镇、农村及基层社区,实现了数字中医药在山东省主要地域的全覆盖,成功将其服务送达千家万户。
二、 服务人群与直接效益
各实践团队依托“云中医”平台的技术支撑,通过设立健康咨询点、举办知识讲座、入户走访调研、开展线上问诊辅助等多种形式,直接服务基层群众超1700余人次。服务内容涵盖:
健康筛查与咨询:利用“云中医”平台的智能问诊系统辅助,为居民提供初步的健康状况评估和养生咨询。

中医健康管理服务:提供疾病初步自查、个性化膳食指导、专业健康管理方案以及慢性病的长期跟踪管理服务。

便捷服务体验:引导并协助居民,使用“云中医”平台进行线上咨询、预约挂号、查询健康信息等,体验“互联网+中医药”的便捷。

数据收集与研究:结合平台数据与实地调研,收集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的第一手资料,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。

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,缓解了部分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困境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、便捷的初步健康服务。
三、活动产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
本次专项活动不仅服务了社会,也为参与其中的中医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与成长平台。
对指导老师和带队医生而言:
实践了“互联网+医疗”模式:通过指导学生在“云中医”平台上的应用,亲身实践并探索了数字化中医药服务在基层推广的有效路径,积累了远程指导基层健康服务的经验。

获得了宝贵的临床与教学案例:基层丰富的病例和健康需求,为临床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现实素材。

提升了社会责任与影响力:深入基层,更直接地了解了民众的健康需求,增强了服务社会、奉献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,同时也提升了个人及所属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声誉。
对参与学生而言:
深化了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: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“云中医”平台的实际操作及基层健康服务相结合,极大地锻炼了临床思维、沟通能力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提升了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:在解决基层健康服务面临的现实挑战中,激发了创新思维,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了复杂任务,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。

培养了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:深入农村基层,亲身感受国情、社情、民情,增强了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。

四、 活动凸显的独特优势
本次“云中医”三下乡活动展现出以下几大显著优势:
科技赋能,效率倍增:借助“云中医”平台,突破了传统三下乡服务的时间、空间和人力资源限制,实现了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高效的服务流程,智能辅助系统也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。
资源优化,精准对接:平台汇聚了中医药专家资源、知识资源和数据资源,能够根据基层具体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,使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实际需要。
模式创新,可持续性强:活动探索了“线上平台支撑+线下团队服务”的新型实践模式,不仅是一次性的服务,更通过平台留下了“不带走的数字健康站”,建立了长效的服务联系与反馈机制,可持续性更强。
五、 总结与展望
本次“云中医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,是推动中医药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基层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。未来,我们将在总结本次经验的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组织模式,深化“云中医”平台的应用功能,扩大合作范围,建立更加常态化、机制化的数字中医药下乡服务通道,为助力健康乡村建设、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。
